大連商品交易所

search

鞍山全媒:保險+期貨+AI!海城生豬養殖戶有了“雙保險”

2023年02月01日

  記者 戰風

  “本來市場價格不穩定,養豬壓力很大,透過‘保險+期貨’項目穫得賠付金時,我們甭提有多高興了。”日前,海城市英落鎮石柱村的生豬養殖大戶徐永傑在領取到第二筆保險理賠時滿面笑容。

  據了解,去年,在鞍山市農業農村局大力推動下,由海城市人民政府和大連商品交易所聯合銀河期貨、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共同開展的海城市大商所生豬“保險+期貨”項目試點落戶海城。徐永傑作為首批參保戶,為7280頭生豬繳納了16.7萬元的保費,並最終穫得了64.5萬元的理賠金。

  首次投保見效後,徐永傑又為5500頭生豬買了期貨保險。“一般情況下,春節前兩個月左右生豬價格都會上漲,沒想到今年節前豬價卻下跌了。這真是‘知心、穩心、暖心、強心’的好政策!”徐永傑說,有了“保險+期貨”政策,損失得到彌補,養豬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海城市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年生豬養殖量約80萬頭,存欄量約50萬頭。2022年,生豬價格走向始終不明朗,海城養殖戶對生豬市場發展一直持觀望態度。對此,鞍山市農業農村局立足產業發展實際,與期貨交易所、保險機構、期貨公司以及養殖戶協調合作,將玉米產業“保險+期貨”項目成功經驗複制到了生豬養殖產業。“2021年,海城市開展了玉米縣域覆蓋項目,項目承保玉米種植面積45萬畝,數量2385萬噸,為種植戶提供5.17億元的風險保障。我們透過與金融機構深入溝通協同,共同探索玉米‘保險+期貨’項目的可複制性,在生豬‘保險+期貨’項目中初步實現了生豬養殖險和生豬期貨價格險兩類產品相對統一,為參與保障的養殖戶提供了雙重風險保障。”鞍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了解,生豬“保險+期貨”項目可以充分發揮保險公司風險管控、期貨公司專業能力的優勢,將養殖戶的生豬價格波動風險轉移到期貨市場,利用期貨市場風險對衝保障生豬整體價格,有效平抑生豬價格波動,解決養殖主體“豐產不豐收”問題,使養殖戶以較低成本合理規避生豬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增加生豬產出,穩定市場供。截至目前,海城市生豬“保險+期貨”項目已累計為81戶次養殖戶提供了近4.7億元的風險保障,覆蓋約167581頭生豬,實現賠付1402.66萬元。

  同時,由於近年來海城市傳統生豬養殖也存在因人工成本高導致管理粗放等諸多難點問題,養殖戶們急需一種新型管理工具幫助其管理風險,實現穩定經營。為此,在開展生豬“保險+期貨”項目過程中,金融機構創新引入AI物體識別技術,依託IoT PaaS智慧平台穫取養殖圈欄內的即時影像數據,藉助算法和智能電子秤識別生豬數量及體重、體長等標的基本資訊,並在異常情況時能夠及時自動報警。該技術不僅幫助養殖戶降低了人工成本,也提升了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的抗風險能力,為進一步加強生豬“保險+期貨”模式保障力度提供了新的契機。

  銀河期貨相關負責人介紹,AI物體識別技術的創新引入,不僅提升了養殖的智能化水平,也在投保數據收集、理賠查勘準確性上提供了高效的技術支援,理賠人員可在調取相關數據的基礎上賠償生豬養殖險,有效避免生豬數量造假等情況,大大提升了保險公司抵禦風險的手段和服務力度。

  “生豬‘保險+期貨’政策將單一自然風險保障提升為‘自然風險+市場風險’雙重風險保障體系,不僅減輕了養殖戶負擔,還增強了養殖戶的養殖信心,為生豬穩產保供、地方鄉村振興貢獻了力量。”鞍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城市生豬“保險+期貨”項目順利完成,是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以及養殖戶協調合作的結果,鞍山市農業農村局將以此次生豬“保險+期貨”項目工作為基點,持續加深保險融合度,發揮“保險+期貨”的杠杆效應,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支援鄉村振興產業發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