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周一升至約三周來最高水平,因洪水可能衝擊產量的憂慮給市場提供支撐。
BMD基準4月毛棕櫚油期貨收高28馬幣或0.72%,至每噸3,930馬幣。
稍早該合約曾升至自1月11日以來的最高位,且市場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
馬來西亞國家通訊社報道稱,該國南部柔佛州農民擔心洪水可能影響當地棕櫚油產量,上周暴雨導致數個州數千人流離失所。
Sunvin Group的植物油分析師稱,中國植物油市場在春節過後的首個交易日中大幅開高,因有消息稱,印尼棕櫚油出口料增加。
大商所豆油主力5月合約上漲1.53%,收報每噸8,912元;5月棕櫚油合約上漲1.83%,至每噸8,012元。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BOT) 豆油期貨3月合約最新上漲1.35%至每磅61.44美分。
棕櫚油受其他相關植物油價格走勢影響,因他們在全球植物油市場競爭份額。
印尼能源和礦業部長周一對媒體稱,預計該國2023年生物柴油消費量料為1300萬千升,高於2022年的1045萬千升。
該國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是棕櫚油。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其計劃自2月開始執行B35生物柴油計劃。
國際油價周一下跌,回吐稍早的漲幅,儘管伊朗出現無人機襲擊事件導致地緣政治緊張且市場預期中國需求將改善,但各主要央行將進一步升息的預期以及俄羅斯原油出口出現韌性的跡象抵消了這一因素的支撐作用。
原油價格上漲使得棕櫚油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替代來源更具吸引力,反之亦然。
聲明:本網站轉載其他媒體或專業資訊機構的文章或資訊,目的是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所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主體轉載使用時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投資者使用前請自行核實,由於使用本網站資訊造成的後果,大連商品交易所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