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一呼叫中心:4008618888

主題演講2: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市場現狀及展望

來源:發佈時間:2021年04月07日

住房副本副本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資訊和市場部主任 祝昉

  尊敬的各位領導,很高興和大家分享一下石化行業的情況,今天我給大家的報告題目是行業經濟數據來看石化行業發展之道。剛才奇淵主任從宏觀分享了兩個詞,第一個價格,第二個數量,到我們中觀層面怎麼樣,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分享有三部分內容。第一個是宏觀經濟及石化運行數據。第二個,我們現在都是大數據時代,數據是生產力,“十四五”提出來數據作為重要的生產資料,給大家分享一下由數據研判行業發展的趨勢。第三個,新發展階段宏觀政策的影響。

  看石化行業也要看GDP的走勢,我們姑且不討論金融危機這樣一個形勢,從新常態來看,去年到今年GDP的走勢已經出現了修復。我也算了一下GDP,說心裏話,我自己開始覺得這個數有點大,但算出來以後,一季度我們來看,這個範圍按照兩年平均GDP增長來看,15%-19%是這樣一個範圍,作為今年的GDP6%的目標我認為是正常的。在這個基礎上一個很凸顯的變化是什麼呢?今年工業品的出廠價格出現轉正,1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PPI0.3%,擺脫了連續25個月的低於CPI,2月份1.7%,工業品在漲。這是價格的情況,我們看到價格恢復了,而且能夠向下游傳遞,大家注意我們的CPI現在來比的話,工業品的出廠價格要高於終端消費者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工業品特別是價格走勢會怎麼樣?宏觀角度要看價格、數量,數量是增長的,但這個價格也是影響我們行業運行的一個很大的要素。

  看一下2020年,2020年增速是2.2%,營業收入從一季度下降的13.5%,逐月收窄,到全年達到了11.08萬億,同比下降8.7%。我們統計的基礎,我不詳細說了,各位都已經聽了好多次。第二個,我們再看一組數據,-13.5%和-12.8%,利潤同比下降50.7%,最低的時候利潤下降到-82.6%,最終實現5155.5億,同比下降13.5%。另外一個數字-12.8%,行業進出口總額從年初的-3.5%,7月份下降到最低-15%,全年是6297.7億美元,同比下降12.8%。今天大家討論價格,我覺得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樣進出口上面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後面還有這張圖,我先簡單過一下。

  2021年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們同樣還是看這四個板塊,油氣開采、煉油、化工以及專用設備這四個板塊,還是這樣的基礎,前後不太一樣的是什麼呢?一個是規上企業增長,另外我們再看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24.7%,這是我們能看到的非常好的現象。在這裡頭我們給大家4個數字。第一個數字是27.9%,今年一二月份營業收入1.87萬億。第二個數字309.3%,利潤達到了14. 3億元,同比增長309.3%。上周給工信部匯報的時候,要求我們預測今年的情況,我們算出來2.8倍,我們當時覺得這個數好像有點大,我們心裏有點忐忑,但實際拿到的數據來看,利潤總額確實預期一樣達到了非常好的309.3%。但為什麼這麼好?去年基數很低,一季度同比下降74.8%,所以這個數要看的話,我覺得要辯證的看。第三個數字18.7%,這18.7%顯示了第一個是化學品的產量,這就是結合奇淵主任所說的數量問題,化學品產量加起來同比增長18.7%,去年同期下降4.3%。再看油氣部分,同比增長6.5%,也就是說產品的產量增長,當然去年油氣還是不錯的,所以同比增長不是很高。第四個數字63.2%,這是一個投資數字,化學原料和制品投資同比增長63.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增長4.4%,同時我們看到工業投資是34.1%,換句話說,化學原料投資同比增長這個數據是好的。此外,給大家另外一個數據,就是出口情況,因為海關數據現在有些問題,滯後了一下,從另外一個口徑能看到的是什麼呢?規上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2.3%。從這一組數據可以看到今年前兩個月經濟數據非常好轉。

  我也想給大家幾個產品的產量,原油、原油加工量、燃料油、石腦油、液化石油氣等等,液化石油氣同比增長11%,燃料油同比增長42.4%,聚乙烯同比增長16.3%,聚丙烯15.7%,苯乙烯樹脂增長48.6%。這是今年前兩個月大家所能關注到和大連商品交易所相關衍生品的生產情況。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第二部分,由數據研判行業發展趨勢。左邊有兩個數據,第一個數據5.3%,第二個數據是3.6%。第一個是原油天然氣的產量,同比增長5.3%,但全年情況怎麼樣?年初同比增長56%,今年前兩個月去比的話還是不錯的。所以油氣這邊我們看到全年的數據增長了,生產的數據增長了。化學品的產量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不管受什麼影響,但是從1978年來看產量都是增長的,產量增長3.6%。我們再看消費怎麼樣?油氣增長6.1%,化學品增長4.6%。但是生產和消費之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生產增速不如消費增速,換句話說,我們的消費動能還是很大的。那麼從這個數據各位朋友也能看到,作為石化,特別是化工產品來說,我們能看到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下游生產要素高於消費的速度,接下來一個邏輯就是從哪兒來就要回哪兒的增速,進口。因此可以看到作為石化來說,我們是一個逆差行業,我們在商務部匯報的時候,我們為國家拉平逆差在作貢獻,這裡頭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個問題,從數據上來看。

  具體咱們從大連商品交易所幾個產品來看。第一個圖是聚乙烯產量,從2000年一直到2020年,這個柱狀圖是它的生產量和進出口量以及消費,消費是這條斜線。我們首先看消費,即便去年受到疫情影響,我們也能看到我們的消費這條線是增長的,整體趨勢是增長的。另外,在這個圖上還能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看到生產在不斷增長,從2000年以來聚乙烯產量增長、消費增長,但看我們的進口量,就是藍色的柱子,也是增長的,這兩個軸我都做成一樣的標尺,特別是到了2020年聚乙烯的對外依存度是48.9%,高於2019年。所以說我們現在來看,消費必然是增長的。後面聚丙烯也是這樣的,只不過不同的是什麼呢?聚丙烯從2000年以來,產量是在增長,進口量基本平和,並且從這些年的變化來看,有少量的波動,聚丙烯整體消費趨勢是增長的。

  下面還有四張圖,上面兩張圖是聚乙烯,聚乙烯同樣也有這個問題,但如果你仔細分析,情況是不同的。和聚丙烯類似的地方是什麼呢?我們的消費量是增長的,但同時產量非常大,它能夠基本滿足國內的消費增長,同時還有一定量的進口。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我們有些高端料還做不了,就PVC產品也有些做不到。另外,LPG也是一個增長的情況。下面兩張圖是能源的角度,原油是增長的,它存在季度性的變化,我們想看細分原油的變化,因為剔除了船舶到港按季度走,去年四季度的短缺是有些地方煉油提前完成了指標,因此四季度從數量來說像少了,另外去年煉油能力的發揮也並不是很好。但是從趨勢來看,能源方面,原油這個產品消費是增長的,我想這是一個方向,另外一個我們看成品油,它有些不一樣,柴油在下降,而汽油在增長,一會兒戴所長也會介紹能源方面的事。但是這裡面有一個趨勢,我們的成品油消費依然是增長的,但是如果說剔除疫情影響,我們的航空煤油增長的話,這個線會更好一點。

  因此給大家這樣一個結論,今天我們在討論石化衍生品的時候,第一個趨勢我們可以看到石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增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瓶頸。第二,我們再看三個板塊,這三個板塊是按照純利潤來看,從2003年一直到2020年,在2003年一直到2013年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全行業的利潤來源主要來自於上游,尤其開采部分,而這幾年我們注意到一個重要的化工行業的利潤在逐漸增長,特別是在絕對值上已經超過了半壁江山。所以各位要注意的是,我們搞化工衍生品市場,化工這個產品發展是這樣的,利潤是在增長的。同時,我們再看利潤率也是這樣的,全行業的利潤率情況有這樣一個圖的趨勢,雖然受到近來產能匹配發揮的問題,產能利潤率有所下降。但是從全年來看,特別是去年受到疫情影響,主營利潤率達到了歷史最低,我們把油氣剔除,看化學工業,2020年是6.5%,利潤率去年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行業利潤率非常好,這和全年匹配能得出什麼?下游終端消費是行業的增長點,所以未來大家去關注產品的時候,往下去看,這裡頭也有不少企業往上游去做,但從數據來看,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的變化依然是這樣的情況。此外,再看四大板塊利潤率,我把2020年的利潤率拆開來,全行業利潤率是4.65%,同樣也驗證了化學工業6.51%。再細分的時候,得出一個什麼樣的結論呢?產品技術含量越高,差異化程度越不同,同時品質標準越高,利潤率越高。這也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行業發展的變化。

  從貿易來看,全行業貿易逆差2107億,最大來自於油氣,貢獻了2000多億。我們剔除油氣,我們看絕對值,化工我們是大國,但不是強國,不強在什麼地方?化工產品裏頭我們可以看到進口1723.9億,出口1662.9億,從絕對值來看,化工我們依然還是逆差的,逆差在什麼地方?比如石油氣、有機化學品、化肥,從化工品來說有61.1美元的逆差,具體來看,合成樹脂367.5億,成橡膠88.2億,合纖單體54.2億,專用化學品34.9億,有機化學品26.3億,鉀肥18.7億,但我們關注比較大的幾個產品,比如聚乙烯有170億的逆差,聚丙烯41.8億,聚氯乙烯1.5億,聚苯乙烯11.9億,乙二醇49.5億,石油氣90.7億,這說明這個行業逆差還有很大的替代空間。

  軟肋在哪兒?除了大宗原料以外,我們還有很多高端的東西依然需要進口,另外我們在專用設備領域,在反應器,甚至包括軟體方面還依然有問題,今年我們所關注的風險在哪裏?國際貿易,特別是大家關注的補短板。如果中美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在化工裏頭,我們的催化劑、設備軟體的更新,甚至包括維生素這些小的產品,潤滑油助劑仍然我們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是需要大家去發展的。

  最後分享一下,新發展階段宏觀政策的影響,對於石化行業我們怎麼去看?2021年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開局,這裡頭未來來看,依然還會有很多關鍵詞,去年我們看到了很多,大家可以看到從新冠疫情帶來的安全,今年的PPI轉正,去年限塑令、貿易摩擦,從油價來看出現了負油價、原油地板價的問題,以及民營地方獨立電廠的崛起,這都帶來了很大的需要重新洗牌的情況。同時,還面臨著許多大宗商品的產能過剩,產業鏈並不是很完整,同時我們面臨未來怎麼樣去強鏈、補鏈。在這個行業裏頭,我們還面臨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呢?就是綠色發展問題、煤化工問題以及氫能有沒有新的發展前景?最終面臨就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因此這種宏觀政策會對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第一個就是限塑令,塑膠這個東西大家也在提出來對環境的影響,但我覺得這是一個矛盾,我們確實覺得塑膠已經對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希望去限塑,但同樣我們去看消費情況,三大合成材料的趨勢來看,聚乙烯、聚丙烯都是增長的,而且橡膠、塑膠這些制品來說,是和居民生活指數密切相關的,我們確實希望做得好。但是我們有9億多人在中等收入以下,他要想生活好的話,這個大宗產品我覺得這個趨勢還是在增長的。所以能不能循環,讓它降解?這對於我們大商所的產品也好,或者對於我們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共同發展和解決的問題。

  第二個就是是碳達峰、碳中和。這件事也是讓我們感覺應該做到的,從整個環境來說,我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比較大的,特別是作為石化行業,我們又被冠以了高能耗行業的帽子,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就是,二氧化碳還在增長,我也很糾結,我們的產品到目前為止,石化產品消費增長是沒有瓶頸的,不像鋼鐵、玻璃、水泥有天花板,而我們石化來說,發達國家都沒有看到天花板,我們還要生產,但我們也在想怎麼降耗和降低成本。作為我們這個行業來說,未來2060年達到中和,靠我們這一個行業確實不容易,分解到個體壓力也非常大。舉個例子,為了達到碳達峰、碳中和,有一個省實施雙控指標,價格就出現了很奇怪的現象,價格暴漲,PVC的價格在期貨層面超過聚乙烯。但這裡面有原因,我們也面臨對化工的投資開始限制,一方面我們的消費在增長,不斷的增長,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如果要是雙控的話,甚至包括3060目標的話,會不會對於未來化工投資帶來影響。另外,安全這個事是永恆的主題,如果今年有不確定因素,安全依然是我們要考慮的。我們怎麼做好綠色發展,這是我們今年需要考慮的。

  我們去年面臨的市場價格風險,價格是行業很重要的因素,但出現了負油價有沒有風險?所以在這個裏頭市場價格風險怎麼規避,特別是作為生產企業,或者搞貿易的,我們怎麼鎖定價格,這個風險防範我引用了大商所的圖,今天大家討論化工產品和價格時候,我希望大家能夠把價格這件事著重關注。怎麼樣用好期貨這個工具化解風險,是在座的各位要關注的。

  最後,展望未來,中國正由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石化市場大有可為。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