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一呼叫中心:4008618888

主題演講4:大連商品交易所能源化工品種運行情況及發展展望

來源:發佈時間:2021年04月07日

王淑梅_副本_副本

大連商品交易所工業品事業部總監 王淑梅

  尊敬的盛局長、祝主任,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和大家匯報一下中國能源化工期貨市場的基本現狀以及我們大商所近幾年在石化產品方面的創新探索,以及我們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剛才幾位嘉賓的演講非常精彩,讓我也受益匪淺。透過整個的演講,我們覺得得有一個初步的概念,就是未來中國,無論是上游原油,一直到下游產品,整個的不確定性應該是越來越多的,包括去年很多大家覺得“活久見”,很多無法預想的都已經發生了,不但頻率會越來越高,而且風險是越來越大的,而且我們的經濟體量和產業規模也是越來越大的,你的規模擴張,你的風險加劇,你的波動波幅加大,這樣我們面臨的風險就會越來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去思考企業如何在複雜的經濟形勢下能夠活下來,包括昨天下午我參加了一個同期活動,主題是破局增長的新密碼,企業分享了十幾年在行業大的變動下發展的歷程、經營模式的變化,在那個裏面我體會到了中國能化期貨市場對於這個企業增長的價值,讓我們也非常的自豪,讓我們有了更多價值的存在感。

  我們可以看到隨著中國能化產品,應該有15個上市的品種,我們2007年上市了LLDPE,大家可以看到中國化工品在世界是風景獨好的,中國能化產品發展是最棒的,而且經過15年的發展已經穫得了長足的發展,不但是產品體系上有很大的豐富,我們上市了15個能化產品,大商所有6個。最上端的是LPG,就是液化石油氣,這是去年3月份上市的,包括2019年年底上市了苯乙烯、乙二醇,包括PP都已經上市了,未來我們在石化上還會有其他產品的深化。而且從成交上來看,整個市場上石化的三大交易所的能化產品成交24億手,同比增長81%,大商所成交是5億多手,增長88%,超過市場能化產品的平均水平。

  第二點就是大連能化期貨市場是穩中向好的,這裡有幾個指標,證監會為了更好的指導產業,我們對每個產品每年要進行一次評估,看看產品有什麼問題,我們應該怎麼改進,包括習總書記也要求我們做好一品一策,做好上市品種的維護,這要求我們對每個產品的特點和變化要及時把握,做針對性的改進。總體來看,塑膠板塊增長比較好,同比增長50%、80%和將近60%,雖然行業利潤率不是特別高,但合成樹脂,包括化工工業這方面增長還是比較好的。這是成交量的同比變化,也反映了受疫情原油大幅波動,市場避險需求的增加,從市場指標和用戶的參與度來看也能體現。再就是持倉量大幅增長,成持比基本穩定在2以下。期貨市場最核心的就是價格發現功能,透過期貨公平公正的交易機制,合理的發現出它的價值,再把這個價值衍生到期現價格走勢越接近,這個證明現貨市場的企業能夠利用我們這個市場更好的平穩他的價格或者更好的規避風險。這張圖是套保效率,基本上所有的都是在90%,包括2020年都在95%以上。證明90%以上現貨的價格波動,都是能夠透過期貨市場去規避的。在期現價格相關性,2019年我們可能稍微有點低,那一年可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管是煤制化工的投產,包括PVC出口量的增長,包括檢修裝置,包括有一些異常,導致我們這個期現價格不是很好。但是2020年有大幅的增加,從近幾年來看,基差率,就是期現價差率都在3%以內。後續我們有一個指標,交割量也是逐漸縮小,基差率逐漸縮小,這證明整個市場的成熟度越來越高,尤其是2015年以來,這也和我們了解的企業利用度是密切相關的。

  從市場參與者的情況來看,法人用戶數不斷增加,從2018年一直到2020年明顯有大幅的增加,橙色線是PP的,非常明顯。右圖是成交和持倉的佔比,無論是塑膠板塊還是液體化工板塊,法人持倉佔比是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提升,成交佔比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提升,線條是持倉佔比,柱狀圖是成交佔比。昨天我們和企業交流的過程中,他們也在說企業原來因為價格波動,因為近期市場波動特別大,價格波動都在上千塊錢,這樣情況下企業承擔的風險非常大,他利用衍生品,他把絕對價格的波動變成了基差的波動,基差的波動基本在100-200塊錢,所以這樣風險就可控了,而且他的業務規模翻了一番,大幅波動下利潤是非常平穩的,這一點特別關鍵。我們可以從持倉的結構變化,包括增長的變化的看到,我們給企業的做大做強發揮了非常大的功能。從交割區域來看,橙色的是華東區域,無論是PP還是三個液體化工,華東區域都佔據了80%的份額,這個和現貨的條件也相符,近幾年華東消費量份額不斷擴大,東北、華南是逐步縮小的,一是契合了現貨的格局,同時也和合約的地區升貼水設定是密切相關。灰色的是華東,交割用戶基本分布在華東地區。

  我們近幾年加大了合約連續性的做法,我們剛開始從鐵礦石等個別的品種做試點,從去年開始進行了全部產品的覆蓋,在能化產品裏面,因為液體化工是我們新上市的產品,在新上市的時候,我們立刻就把我們的做市商制度運用上了,它的連續性表現也非常好。非1/5/9合約成交量從原來基本沒有到了28%,持倉量從0%變成了10%,尤其是液體化工裏面,都已經交割了將近10個合約,基本每個月都有交割,塑膠原來從1/5/9到去年下半年每個月都有交割。

  近幾年交易所在維護產品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一個是不斷豐富我們的產品和工具,2018年上市大商所首個液體化工,我2007年到交易所,那時候只敢做固定化工,那時候我們一直研究甲醇,感到液體化工危險性比較強,一直沒有更多的動作,2018年我們上市了首個液體化工乙二醇,2019年苯乙烯上市,它是首個危化品,2020年3月份上市LPG,而且是全國首個期貨期權同步上市的,去年7月份三大塑膠期權同步上市,這也是我們首次。現在新品種上市實行計劃上市,我們需要先立項,立項之後再上市,第一批立項的產品基本都上完了,在去年8月份我們做了第二批的規劃,第二批規劃裏面有4個農產品、4個工業品,我們可以看到工業品的4個全部是化工產品,包括硫黃、純苯、石油焦、冰醋酸,硫黃的合約制度基本設定差不多了,剩下的還在推進,按照證監會的規劃在兩年內上市,大商所同步在上海和鄭州也會有化工品上市,屆時不久的將來,兩年之後中國石化的期貨產品可能就從15個直接過渡到20幾個了,屆時整個產業鏈我們就實現了全覆蓋。昨天我們和企業交流的過程中,大家也說石化產品非常豐富,你只上個別的產品很難覆蓋風險,而且我在做的時候,很多產品之間是相互關聯的,這樣的話會造成企業不是很方便,希望我們多多上市品種,未來大家是大有可期的。

  場內、場外市場協同發展。我們知道塑膠產品標準化程度非常高,但到整個行業裏面標準化程度不是特別高,期貨市場是高度標準化的市場,必須抽絲剝繭,把品質標準和區域一框定就有幾百萬噸了,標準化的場內市場很難解決現貨市場個性化的需求,未來包括目前正在做的都是大力發展場外市場,為了滿足更多的市場化的多元需求,這個方式恰恰特別符合化工品產品的特徵。所以我們這個部門也是以能化產品作為場外業務模式設計的一個試點,我們要大力推進把它做成一個樣板。化工品場外業務模式很多,有互換、基差、標準倉單交易和非標倉單交易,業務模式裏面標準倉單交易是最活躍的,最後產品裏面化工板塊也是佔最大的優勢的。

  我們要不斷完善合約制度,夯實我們服務產業和實體經濟的基礎。2016年的時候,我們在PVC上首次執行了品牌交割,我們當時在執行品牌交割之前,PVC的期現價格相關性只到1.4%,如果換算成套保效率可能更低了,30%多,現貨的風險不到一半能夠透過期貨規避,這樣遠遠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2016年我們做了品牌交割之後,發現這個產品的運行形態迅速改變,期現價格相關性,包括套保效率立刻提高到90%以上,2020年達到95%以上。我們在2019年9月就開始嘗試在PE和PP上推廣PVC的品牌交割經驗,PPPE的市場結構不一樣,推廣過程中還有小的轉換和技巧,目前PE已經有17個,PP18個品牌,可交割品牌還是比較充裕的。但是免檢品牌還是比較不充足,我們希望各個企業積極申請免檢品牌,更好促進期貨和現貨之間的融合。第二個是我們修改了聚氯乙烯的交割品質標準,基本90%以上都執行新國標,PVC是我們唯一一個直接引用了國標的產品,其他產品我們都自己設計了大商所交割標準,包括合約清單裏面大連商品交易所交割品質標準,新標準執行之後過了過渡期,我們就直接修訂了。第三個就是貿易商廠庫,廠庫制度是有優勢的制度,我們最初在油脂油料行業為了解決產品新鮮度,因為這種制度下時間周期非常長,買方再次銷售就不好轉手,這就會影響市場的積極性,買賣雙方力量要平衡,所有制度的設計和修改都是在平衡買賣雙方的力量,如果某一項制度對買方特別不利的時候,他就不願意走到市場,這個市場就不會活躍。最初在油脂油料上穫得成功,2013年我們上市鐵礦石的時候對制度進行了改動,變成了貿易商廠庫,原來我們只有壓榨生產廠家,因為他的品種非常固定,他們剛開始沒有動力配合交易所提申請做這件事情。但是因為鐵礦石在港口有大量的庫存,這都是在國內的鋼廠和貿易商手裏邊,我們把不同貿易商主體引入到市場,做了一個小的改動,目前運行的非常好,能夠很好的降低產品的交割成本,基本和現貨是完全一樣的。因為期貨交易成本比較高的時候,基差會比較大,企業和現貨、期貨的融合度就受障礙。所以我們所有的合約制度、品種維護的目標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是我們唯一的一個目標。在去年我們把貿易商廠庫制度又拓展到了塑膠行業,雖然它沒有保質期的問題,雖然它也沒有上游壟斷的問題。但是我們在這裡面想寄託貿易商廠庫在場外市場做一個很大的佈局,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裏面我們就有想法,一會兒再詳細介紹。

  下一步工作。一個是持續提升運行品質,這既是市場對我們的需要,也是國家包括監管部門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交易所使命和初心的出發點。提升運行品質方面,我們有幾大項。一個是做大品種,我們現在的產品交割區域用戶都集中在華東,華東用戶是非常便利交割的,但其實華南、華北,甚至新的增長點在華北、西南,他們也有很大的參與意願,他們希望規避風險,和我們發生關聯,未來我們會結合市場新變化擴展交割區域,再就是優化一下升貼水,讓各地之間的交割都非常便利。便利之後,同時就是讓買方接貨的不確定性就增加了,原來非常清楚就是在華東,但以後可能接到華南和華東,貿易商廠庫推出之後,在場外市場就可以做很多的工作,我們還要不斷擴大交割品牌和免檢品牌,持續推進廠庫的設定,也歡迎有條件的貿易、生產及消費企業積極申請。還有一個是做大持倉,上周我們專門開了期貨市場的務虛會,如何服務好龍頭企業,積極吸引產業用戶參與,這是未來我們的方向,後面我們也希望集全所之力,和協會、和市場一起去真正服務好這些企業。第三個是持續改善合約連續性,包括優化合約的制度,PP、PE價格差不多,但最小變動價位不一樣,我們以後會進一步研究怎麼統一好最小變動價位,讓大家之間的交易更好的執行。我們在調研過程裏面有企業反映,可能很多企業在申請交割品牌的時候,也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這些我們也會進一步簡化流程進行優化。

  第二點,重點是想利用場外解決場內的一部分問題,一個是持續的優化化工圈,不斷吸引更多的會員加入,包括我們在交流過程裏面也有企業提出來,包括流動性,包括LPG也要利用場外市場解決場內不好處理的問題。

  最後一點就是對外開放。剛才很多專家都說了,我們一頭原油在外,就是5億多噸的進口量,PE是40%的進口依存度,PP20%,PVC5%,乙二醇在50%以上,大約53%。雖然國內產能會逐步釋放,但總體來說還是一個國際的大市場,還有很多的產能在興起,我們感覺國際化方向是我們重點的方向。一個是產業有需要,不管是國內用戶,還是國際的用戶,都非常關注我們的市場,我們這個能化產品就是中國特色的市場,國外市場推出來的時候都不太活躍,都在利用價格去做交易,很多現貨企業裏面有60%的企業都不願意用現貨點價了,我們不能侷限於中國這個區域的發展,包括國家戰略也是有需要的,需要利用好國內國外的雙重資源,包括國內國外經濟的雙循環,這都需要我們增強國際市場的黏性,這既有必要也是可行。我們的市場運行非常平穩,也是逐步成熟,尤其是產業用戶利用衍生品如何期現結合,他做的非常游刃有餘,市場的產業用戶也逐漸成熟了,我們感覺時機是到了,所以我們後續要積極推進這四個產品的國際化。

  我借用一下祝主任剛才說的,我們要把世界工廠變成世界市場,未來中國石化產業大有可為,我們也希望大商所願意和各界同仁,包括和產業的朋友們一起維護產業做大做強,在新的階段下、新的經濟形勢下,能夠助力行業平穩、綠色、可持續發展。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