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一呼叫中心:4008618888

主題演講1:2021中國塑膠行業發展現狀及機遇

來源:發佈時間:2021年04月07日

王佔傑_副本_副本

中國塑膠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王佔傑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能來到美麗的杭州參加我們這個會議,應會議的安排我來做一個報告。

  中國塑膠加工業現狀及發展建議,報告分三個部分,現狀,目前我們在新時期我們有哪些遇到的問題,還有哪些不足,下一步如何去開展一些機遇與危機。最後一個部分就是行業發展建議。大家都知道,我們各個行業在制定“十四五”規劃的這麼一個階段,都在總結“十三五”成績,我們塑膠行業也不例外。塑膠行業在今天在各個產業鏈的支援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這份報告之前我想還是要把我們塑膠行業再梳理一下,大家可能在座的化工口供應商的上游比較多,當然也有一部分加工企業,甚至也有可能是下游的。

  但是真正立足於中國的角度,立足於我們長期發展角度,我們梳理這麼幾段,第一段還是以加工業為核心,也就是我們制品製造為核心,包括我們在內的塑膠原料、各種輔助材料、助劑、包括再生塑膠、改性的塑膠,包括可降解塑膠等等,也包括上游的裝備、模具,輔助的一些裝備,智能化的一些裝備,也包括我們一些輔助的其他的裝備,比如說偵測一些相關運輸、儲備等等。也包括我們生產、制作和研發等為科研工作為一體的新興製造業。它同時既是以創新技術為支撐的高端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當代工業體系當中先進製造業之一,那同時它也是我們民生產業,因為大家知道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到處能看到塑膠的身影,所以我們應該說塑膠無處不在。

  第一點塑膠行業一定不是一個落後的產業,第二點我們一定不是以禁塑、限塑為目的的產業,今天媒體在,我想重點把這兩點說出來,這是我們一個整體的了解這個塑膠是什麼我們才知道塑膠是什麼情況。塑膠發展於我們新中國的成立,在三幾年雖然有塑膠,但是非常非常少,應該說我們1949年中國塑膠制品統計上來的數據只有200噸,大家可能對數據不了解,這200噸發展到現在可統計的應該說比如到了2020年底的7603.22萬噸,如果這個數量是我們認可它是真實數據的話,那49年我們已經達到了38萬倍的這麼一個水平,可想我們的塑膠這些年的發展之快。

  為什麼剛才我用了這麼一句話,待會介紹到我們數據的話是2020年實現了7603.22萬噸,這是統計局可統計的部分。如果說把全行業數據都能統計到的話我相信應該有1.5億噸,這麼一個整個的盤子才能真實的反映塑膠制品的量。

  在這裡我們總結一下塑膠行業的昨天,也就是我們如果一定要是按照“十三五”規劃實現情況來講我們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取得的成績。一個是我們塑膠大國地位日益穩固,無論是咱們使用原料還是生產制品還是最後應用量,包括出口量,我們都無愧於第一大國這麼一個地位,回頭數據我們會充分顯示這一點。另外這個行業對於國家國民經濟貢獻,對國民經濟的支援都是非常大的。應該說塑膠加工是中國輕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佔有12個點,如果按照19年的數據來看。另外中國製造業當中塑膠制品應該佔兩個百分點的這麼一個比例,應該說還是體量蠻大的。另外這個行業有300萬的產業工人給我們的就業,給我們的整個民生也帶來了很大的支撐。

  這麼幾個方面我們重點來看一下究竟這幾年做了一些什麼事,這個數據反映的是11年到2020年這十年間的一個產量的統計。從這個圖我們看到應該說我們在2018年我們似乎是有所下降的,但是實際上這個數是我們拿到的統計局的數據,大家也知道,統計局的數據在2018年我們又做了一個調整,所以我們看到的數據有所下降,但是基本上這些年除了特殊情況在2020年之外我們都在增長。當然如果按數據說話的話可能又對不回去,就是我們這個統計局的數據統計員和統計口徑的不同有時候數據有計算的偏差,但實際這些年是增長的。2020年的數據確實就比較特殊了,那麼“十三五”期間我們產量能看到這幾年整個的數據除了2020年之外都在增長,也就剛才我說的我們整體上運行的品質在穩步提升。反映利率上也是基本上在逐年增長,或者穩定的增長,可喜的出口額這幾年一直保持非常穩定的增長。

  你比如在2019年統計我們出口的貿易順差達到了450億美元,佔有當年的進出口貿易順差的13.8個百分點這麼一個比例,應該說我們塑膠加工的行業給我們國家的出口創匯的順差貢獻是非常大的。早晨我看咱們化工部的領導介紹咱們原料近來有一個逆差,我們剛好從制品上又把這個逆差補回來,而且又有了一個新的逆差,一些新的順差,所以我覺得綜合從進口原料到出口制品當中整體還是一個平衡的增長。這以上是我們15年運行指標反映出來的一個情況。

  大家非常關注2020年我們遇到了很多困惑,更重要的是困難、問題。除了國際間貿易摩擦的進一步加大,出口美國的問題越來越多之外,咱們疫情,所以2020年的數據我個人認為並不能完全代表一個整體的真實的一個情況,但是依然2020年這一特殊年還是可圈可點。這個應該說我們下降了6.45個百分點的量,達到剛才講的7603.22萬噸。然後可喜的是我們在調整統計的18900億統計下產值下降了4個百分點,但是我們利潤可喜增長了18.9個百分點。這點我想得益於日後儘快的經濟恢復,得益於有些抗疫物資的需求量加大。比如口罩、熔噴布等等,也得益於當然跟上午咱們化工統計角度不一樣,得益於國際原油下降帶來的部分塑膠原料的價格下跌,給塑膠加工行業創了很好的這麼一個機會,然後在2020年行業實現了一個比較好的利潤。但是這個利潤應該講也是一個階段性的,應該說近年以來這個比例還是最高,但是還是沒有達到歷史最好值。

  還有一點是我們這麼困難的年份下我們出口貿易達到了852.71億美元,增長了19.6個百分點,應該說整體數據看2020年我們從運行效果上還是比較好的一個情況。那咱們整個創新速度進步明顯加快體現在咱們倡導的叫三化一微加智能化,就在“十三五”期間中國塑膠加工業提出來功能化、輕量化、生態化、微生形加智能化這麼一個技術路線。整體上講透過材料工藝的進步帶來工業制品功能的提升,就是水平的提升。在汽車等交通工具輕量化的需求引導下我們的材料不斷的進步,複合材料,包括一些發泡材料,特殊工藝加工材料單位體積重量下降減少能耗,另外生態化建設起到了作用。我們在精密製造,在一些5G領域微形制品需求方面我們擺脫了長期依賴進口的這麼一個困難,實現了長足的進步。智能化就透過智能化的裝備和智慧一些工程的引進帶來從製造到管理到市場等這個行業的智能化的水平的提升。這個就不展開來介紹了。

  透過這些進步帶來了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的不斷湧現,包括一些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內領先水平的這些技術、產品應該說給我們產業整體的進步帶來了推動。特別可敬的是,疫情之後我們行業快速反應,無論是我們從口罩熔噴布、防護服、護目鏡、各種包裝材料、醫療材料在抗疫工作中無論是我們整個的供給包括捐獻為我們抗疫工作作出了我們應盡的義務、貢獻。另外一點我們在武漢的火神山、雷神山10天的建設速度當中,塑膠管道、門窗、防水卷材、各種建材這些大量的使用無不加速了中國速度,也得到了國外同行的讚譽,我們國外同行給我們發郵件,有的要口罩,有的要抗擊疫情的經驗介紹,有的是贊揚我們這種行業這種精神。應該說我們在這次疫情當中塑膠相關的一些量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再增長,所以這點上我在生態化這塊再展開說幾句,我們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和綠色發展中可能我們階段性的還會有一些重點不同,我想這個應該說包括我們原料在內的所有的行業應該說這次疫情當中都可圈可點的作出了很多努力。我們老專家講中國塑膠行業是好樣的,在我朋友圈裏面點個贊,我覺得這些老專家們還是看得非常清楚,塑膠產業在特殊困難時期所發揮到的作用。

  雖然取得這些成績,但是我們依然還有很多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我經常在講這些都不可怕,因為大家想想看,在發達國家這些問題也都出現過甚至有的也到今天為止也沒有解決掉。我們中國的速度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解決了很多困難和問題,所以我覺得我們下一步還要集中自己的力量,發揮中國人的智慧,立足於我們自己來額解決這些問題,當然我們還是要學習國外的長處。主要這麼幾個方面,產業的集中度還是偏低的,我們從今年1、2月份的統計發現比去年年底增加了1112家,達到了7111家這麼一個水平,到2月末。但是行業有十多萬家整體的塑膠制品企業,依然我們還是分散在各地,分散在不同領域,小企業微多,所以塑膠製造業還存在著手工勞動的一些影子,所以我覺得我們集中度還是偏低的。

  另外一點我們創新能力相對弱,體制機制還不暢,因為大家知道小企業微多,這種創新的意識是很強烈的,但是我們的整體的能力、水平包括我們小企業微多的現象,市場需求,高端市場需求和我們供給能力的差別或者說這種矛盾依然我們還暫時無法化解這種創新需求更加強烈的願望還實現不了。但是,我們這種創新的願望在製造業當中尤其突出,我想和我們制品企業交流的時候我想很多原料企業都會遇到你還有什麼新的原料,我很想用一種新的原料生產一種別人不能生產的制品來獨家供給市場,來滿足我們的特殊需求。所以這種強烈的創新願望也是市場壓力所帶來的,所以這種機制不暢、體制不暢使我們行業依然存在一些困難。整體的水平在效能方面、精度方面跟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差距的,比如我們高端膜的裝備也只是德國一家公司獨佔了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份額,儘管我們裝備這幾年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依然解決不掉我們這種高端市場需求,國內加工裝備完全滿足的狀況還實現不了的。產品結構上還不夠合理,整體上塑膠加工高端化的形成加快,但是藝人中低端產品的需求還是存在的。

  尤其是我們這種能夠高端制品的供給和低端物美價廉市場的矛盾我們從製造業當中不能根本上解決,另外一點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增加,“卡脖子”的工程,“卡脖子”的技術,國外一些進口原料,包括我們出口的貿易矛盾,國外對我們競爭越來越強烈。比如目前我們有個膜的企業,我們從11年就開始生產膜了,現在竟然受到美國一家16年創立的公司在美國在英國包括在中國進行專利侵權的這種訴訟。實際上這個美國公司技術生產落後,它竟然以落後的專利保護來和中國新的技術糾紛來對我們進行糾紛,竟然把官司打到了世界一些國家,竟然威脅到我們膜的用戶的一些不準使用中國生產的膜。這種國際糾紛和我們遇到比如東南亞這種出口貿易的,這種國際反傾銷調查都已經不能完全得到保護了,所以我們面臨越來越多的國際貿易的競爭和對我們的訴訟,給這個行業國際間的貿易帶來很大的危險。

  另外一點,我們對原材料的依存度太大,應該總體講塑膠原料的成本在塑膠制品的成品當中超過了75%的比例,所以咱們每一次價格的調整我們都心驚肉跳,每一次價格大量的調整,我們都像地震一樣,這個我在最後的建議方面再多講幾句。所以我覺得這種成本當中原材料的比例佔有太大的比重,造成了我們對原料價格的異常的敏感。所有這些都是我們一個有好有壞的這麼一個現狀,好的需要我們堅持去發展,我們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們透過各種方式進行改進。

  第二方面我們在新時期當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大家從不同的國家文件,領導的報告都體現出來我們新時期面臨的一些任務,面臨新挑戰,我們還有新的發展,如何用新的模式在新時期當中我們去創新發展,成了我們每一個行業的課題。塑膠加工依然是這樣的,我們無論是國際間的情況發生重大變化,還是我們國內的情況發生了變化,無疑不觸及行業科技創新進步來改變我們行業的現狀,來適應高端應有市場的需求。無不我們適應國際環境來參與國際的競爭,參與國際的貿易,我想這個應該說有很大的一些變化,很新的一些情況需要我們來面對。所以這種當中機會雖然有,但挑戰也存在,我們怎麼去辦。我們行業提出來一個“十四五”的發展方向,就是要透過創新來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和陞級,加強我們產業鏈之間的創新的合作和精準對接,透過創新提升我們的高品質發展的程度,使我們促進中國大國向塑膠強國邁進。另外大家關注的所謂的限塑令方面我們提出來和國家的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這種技術和產品來解決目前所謂的廢舊塑膠污染治理的問題。在技術進步方面我們提出了五化,也就是功能化、輕量化、生態化、精密化、智能化這五化其實是我剛才講的“十三五”期間塑膠行業技術進步方向的三化一微加智能化的一個延伸和陞級。

  透過這些方式來促進塑膠行業共同發展努力,面臨的挑戰我們羅列了五個方面的主要的挑戰,在國際方面我們面臨了剛才我說到的一些不得不應對的一些變化,由於中國的體量這麼大,我們應該說相對合理成本的和能提供高端產品的這個能力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那麼去打亂或者說原來的貿易鏈當中的佈局,我們就要犧牲掉一部分東西,要不就是一個成本,要不就我們去吸收掉我們原來的一個整個的範圍,這個當中我們擠佔了原來別人固有的市場,在沒有拓展新產品之前,我們一定會面對越來越多的反彈,越來越強大的反彈,這個當中就需要我們包括國際規則的相對如果能話語權制定的話,對我們下一步是很有幫助的。所以這些挑戰在我們新格局參與國際貿易當中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另外一點我們還有一些技術壁壘的挑戰,國外一些國家的技術面對中國我們需求其實我們要采取更大的代價才能換來的。所以競爭的加劇帶來技術壁壘、標準壁壘的提升這種挑戰對我們還是非常大的,另外一點我們創新能力、成果轉化不足,就產業鏈當中我們研發與落地化我們產業化當中目前的挑戰應該還是比較大的。另外一個面臨的環保的壓力,大家也知道,我們越來越嚴的環保政策,越來越嚴的國際上對中國環保的要求,無論這些包括我們國內自己的需求都使我們加工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環保的壓力。另外,就是面臨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尤其是大幅漲價,較長時間不下之後對我們行業壓力是非常大的,這些挑戰應該說是我們一定要加以解決和減少影響的,那麼機遇我想也是有的,那麼是這五個方面。第一點我們整體上人類的進步帶來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推動我們必須要實現創新發展,另外一點新發展格局應該說促進了我們的產品,包括投資結構要更加合理,另外一點我們超大規模的市場將拓展塑膠加工的行業應用領域。第四點就是我們提質增效高端市場的需求將促進我們的進步帶來高功能、高品質的產品的需求。另外我們雙循環並不是要閉關至少,我們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我們出口的技術、產品一定是更加高端的技術和產品了。那這樣也推進了我們必須要強大自己,提高自己,我們才能參與國際市場下一步更加激烈的競爭。所以這種機遇應該說給我們的技術進步,給我們行業的產業陞級帶來很大的一些積極的因素。

  發展目標我們制定三個方面,一個規模上,一個科技創新目標上,一個是綠色發展上。我們希望能夠協調合理的一個增量,關鍵是要提高我們的強而不是提高自己的大,在科技進步方面我們還是希望能夠透過創新,引領我們這個行業的進步和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和我們這個產業能夠大強能夠配套起來。綠色發展當中我們希望能夠透過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技術,推動塑膠污染工作更好的開展,給我們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儘早實現作出路徑,這是我們制定目標。同時我們也提出來了8個方面的具體的重點任務,時間關係我就不展開了,尤其是我們要堅定不移的透過科技創新來引導行業的變化。這些新形式、這些新變化面臨的新挑戰和我們面臨的新變化和下一步采取的新方法都無一例外的會促進我們產業進步,這個時間關係我就不展開了。

  我想最後再講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加強信心的建設,大家知道,無論我們國家的“十三五”的規劃和2035年的遠景規劃都描繪了很好的藍圖,在這當中塑膠加工業一定有很好的發展機會。李克強總理的報告當中既總結了2020年又分析了2021年,這個當中塑膠行業在裏邊也佔有可找到很大的比重。那我們統計的公報當中也把我們這整個水平描述的也非常清楚,另外一點我們近段時間密集制定的各個領域的一些“十四五”的發展規劃,都從中我們看到包括“兩重一輕”,包括市場重點工程,包括發展方向,包括我們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等等,都無一例外的能看到塑膠行業市場的空間都是能得到應有領域的很大的拓展。

  第二方面重點講一下廢舊塑膠污染治理工作,大家知道去年1月份包括工信部和環保部發佈了《關於紮實推進塑膠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陸續發佈了一些九個部委相關配套的辦法,各個地方政府超過30個地方政府發佈了各地的所謂陞級版的限塑令、禁塑令,其實我更不願意叫這名詞,因為它是對使用過的廢舊或者廢棄物的污染帶來影響的治理工作,我們這些年把它作為一個國策和討論來規定,我想它有積極的一面,它也有可能不那麼科學的部分。但是在這個80號文,我們注意到這個文件整體講還是相對科學的,這文件當中提出來全產業鏈的分步驟的、分區域的,分時間段的不同產品的限制、減量,最後禁止。我想應該很科學,然後給出個路線圖來就是可循環,易回收、可降接。在這當中我們會發現可循環應該是我們采取的第一個辦法,就我們在塑膠制品當中我們如何設計上使這個制品能夠具備將來可回收的條件,比如我們單一材料化,透過工藝技術提升材料性能,提升制品的功能化,然後滿足了由原來可能需要複合塑膠承擔的加工的模式改成單一技術就能實現功能化材料,把原來的一些需要佔空間的一些比如硬包裝改成能夠滿足功能的軟包裝,另外使我們原來單一功能增加使用功能,增加使用長度增加循環使用進步一定是我們下一步要開展好的工作。

  易回收就是把材料廢棄的塑膠透過管理,透過各種方式能夠科學回收回來,並且能夠加工成合格的塑膠紙,然後把它高值化利用到生產工具去來滿足某一些功能使用,那一定是塑膠制品最大的功能化、最大的一個特長,也是我們能做得到的事情。所以圍繞這個工作我們很多院士開展了很多塑膠廢棄物高值化回收的技術,開展了很多這方面的課題,我也建議大家可以來參加這種課題。另外一點我想我們的可降解塑膠是我們在某些做不到的情況下透過這種可降解的技術,當然這可降解一定是生物可降解技術,最後是全降解的技術能夠在我們六類不同的降解方式當中最後透過一些資源降解得到對環境沒污染,我想應該透過這種技術進步來滿足我們這種達到這種塑膠污染治理工作。所以這當中我想有人的貢獻,有政府政策的導向,有我們塑膠行業、制品行業的努力,也有我們原料方面的技術進步。所以這點我想應該說下一步我們要透過這麼9個我的個人建議能夠得以實現,或者說我們得到很大的進步。

  我們在11月3日將在南京召開一個塑膠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會議,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到這個會上來進行交流。我想無論是透過我們的管理提高我們的廢棄物的利用水平,無論透過我們技術提升使我們廢棄塑膠能夠最後成為合格原料應用回來,還是我們透過可降解的技術和產品,使我們難以回收這些又一定要回到環境中的塑膠制品,透過所有的方法我們才能夠真正的得以實現我們的全產業鏈參與的塑膠的回收和綜合利用,也就才能夠實現我們的廢舊塑膠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所以我想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靠純技術,靠單獨的管理,靠人的自覺性我想那一定是不會成功的。只有透過系統的改造也好,系統的管理模式也好,系統的科學的技術路線圖也好才能夠得以實現。

  對於整體上塑膠行業的發展有這麼幾個方面建議,第三個我要提出重點體現在這裡面來,第一個我們還是要把塑膠行業規劃好,使我們的塑膠行業在頂層設計之後能實現我們的規劃引領,使我們大國向強國邁進加速的過程。另外一點科技創新一定是我們促進行業進步,促進行業高品質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手段,所以我們叫創新永遠在路上,這個創新將我們的五化貫徹當中來,最後使我們的行業能夠實現這種高速、高品質的發展。第三點要透過誠信建設,透過品質、品牌、品種的改造和提升,來使我們產品來滿足高端化市場的需求。在這裡同時我們也希望在標準化方面,在基礎進步方面能夠具備適應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基本需求。第四個方面我們要強調要促進產業鏈的協調創新發展,最近的原料的漲價,或者說原料的大幅的變化,我想都是我們在產業鏈的協調發展中我們應該加以注意的事情。應該說原料佔有塑膠制品的比重,如果說塑膠制品企業承受不了原料價格的高漲的話,那我想我們的產業鏈就斷鏈了,根本不存在協調發展。

  昨天晚上我們有領導一直問我說目前塑膠行業是什麼情況,我跟他說目前原料的庫存和去年利潤的支撐和國際市場的做大需求還沒有完全體現,所以這點我想如果要原料進一步的漲價和維持現狀的話,可能這個行業的協調發展一定會受到影響。第五方面就是我們要推動綠色產業化的發展,這個方面我想只有透過我們的綠色發展才能夠早日實現我們的碳中和、碳達峰這種目標的實現。

  總而言之,我們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當中我們的行業一定要創新驅動,以高品質的供給引領和創造新的需求,提升應用領域的適配性,為保障國民經濟建設,為我們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來貢獻力量。時間關係我就沒有辦法來展開來介紹,如果有什麼需要相關的交流請大家會下來找我,這是我的聯系方式,謝謝大家!